生命樂章(858)《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我搞不懂如何是好?》

生命樂章(858)《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我搞不懂如何是好?》

《星期六》2018/12/8/4:44我(68歲)與陳姐(63歲)一起快跑十公里,十公里66分32秒,真的很輕鬆自在而愉快。明天,我與妻子京都嵐山五天四夜,12/11周二跑十公里,我跟高大哥請假,今天,請陳姐陪我補跑。一路上,我背頌著《論語》十六個如之何的兩個「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我搞不懂如何是好?』

(1)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9.23)

「法語之言」:正言告誡的話,正言即質直話。  「巽與之言」:婉言相勸的話。(巽音遜,恭也,謙讓。謂恭遜謹敬之言)。  「說」:通悅字。 「繹」:仔細體察,或是「改」的意思,或是「尋其緒」。  「末」:義同莫,即無。
孔子說:「當你有過,別人用嚴正的話規勸你,能夠不聽從嗎?但真正能改過,篤行正道纔算可貴;當別人用委婉的話勸導你,能夠不樂聞其理而喜悅嗎?但須探詢那話中的真理,纔算可貴。如果只是心中喜悅,而不去細心尋思;只是當面聽從,而不實際改過;我對他也沒有辦法了。」
  《周易》中有巽卦,巽為木、為風,《序卦傳》:“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5.15)「如之何,如之何」—怎麼辦,怎麼辦?是對事情深思熟慮時,發自內心的話。「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不能、沒辦法教導。我就不知到要怎麼教導他了。孔子說:「一個遇到事情不會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就不知到要怎麼教導他了。」一個人對事情會做詳細的思考,表示他是戒慎恐懼、做事謹慎的人。相反的,一個人不會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一定是做事隨便、不謹慎、不負責任的人,聖人都對他沒辦法。何況是一般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嚴正的勸告,雖然逆耳,必是忠言;春風化雨式的溫婉良言,必定令人喜悅;但唯有以實際改過的行動,方能於己有益。

  孔子教導我們自覺自悟,擇善而從,體天順道,明理立身,故言「規過正非,益利身心」,前賢對後學猶如父兄對子弟,每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用「春風化雨」的方法,使人不覺沐浴其中,欣然悔悟;或用「嚴詞正語」的方式,雖較難受,但也無異是當頭棒喝,亦是徹底改過必經的途徑之一;皆是勉人向善之法也。


     孟子曰:“教人以善謂之忠”。勸諫人行善,有“法語之言”與“巽與之言”兩種言說方式。朱子引楊氏之言曰:“法言,若孟子論行王政之類是也。巽言,若其論好貨好色之類是也”。孟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行王道仁政,格君心之非,欲以仁義之道援濟天下。對比一下孟子與齊宣王、梁惠王之間的對話,就有“法語之言”與“巽與之言”的不同。  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一聽梁惠王言不及義,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就是“法語之言”,直截了當,不繞彎子。孟子嚴守義利之間的界限,義正辭嚴,絕不妥協。

李家雄2018/12/8/10:20台北診所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樂章(501)王大鈞與魏國珍

生命樂章(676)《 斑蝶與高士佛澤蘭》

生命樂章(525)金華易筋經,六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