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512)白露--伊人
生命樂章(512)《白露~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917/09/07白露。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有白色露水。“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 “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時節,涼爽的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白露含秋,秋始白露,風輕、雲淡、天高、水長。晶瑩露珠折射出詩意般韻味,水墨的濃重,工筆的細膩。陽光明亮晃晃不燥熱,紋理絲絲縷縷,心生暖意。沒有陽光秋風也解風情,清風滿袖。秋風稱頌一個“清”字,秋風許願一份“清爽”,雲淡風輕,秋高氣爽,悠然見南山。 《秦風·蒹葭》【先秦】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玉階怨》【唐】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台灣秋天最美的景色就是滿山的芒花。台灣芒在臺語中叫"菅芒",類似五節芒,係台灣特有。一般人習慣以蘆葦稱之,其實並相不同,真正的五節芒在春天才開花。台灣芒花每年從9月、10月開始,準時抽出花穗,初時整串花穗呈紫紅色,成熟後便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從台灣中部開始盛開,然後依緯度北漸,此時也是毛蟹最肥的時候。芒花最盛時,白絮隨風飛舞似雪。山間小徑、河邊溪埔皆可發現它的形蹤。文人常以菅芒花"無香無味"的特質,比喻出自寒門的貧家女,台灣作家許丙丁有一首歌,閩南語軟:"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菅芒花白無味,生來不著時。只有月娘清白光明,照阮的迷夢;只有風姨溫柔多情,顧阮的腰肢。
白露分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此節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候。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白露是典型秋天節氣,晝夜溫差常在10℃至15℃,氣溫下降速度很快,夜間氣溫已達到水汽凝結成露的條件,露水在清晨的田野上晶瑩剔透。 “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夏季風漸被冬季風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天氣也就越來越涼。 白露節氣還有忌風雨的說法,如“白露日東北風,十個鈴子(棉桃)九個膿;白露日西北風,十個鈴子九個空,”等等。白露節下雨,雨下在哪,就苦在哪。農諺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
白露不是霜。霜是地面空氣中水汽凝結在溫度低於0℃的地面上或物體上的白色鬆脆冰晶。著霜的物體或空氣溫度必在0℃或以下。露水是水汽凝結現象,附著露滴的植物莖葉溫度儘管再低,也在0℃以上。“蒹葭(jianjia蘆葦)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刻畫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同為白露節氣,我國不同地區景致也不同,北方已水汽凝結,南方仍有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時分桂飄香”的說法。白露是收穫季節,也是播種季節。東北開始收穫穀子、大豆和高粱,華北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棉花正在吐絮,進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節。西北、東北冬小麥開始播種,華北秋種也將開始。 白露後,我國東北、華北9月份降水量約8月份二三成,黃淮海流域有一半以上出現夏秋連旱,華南和西南常秋雨綿綿,四川盆地是一年中雨日最多的時節。
節氣變化對人體影響顯而易見“疾病跟著節氣走”。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開始,白天和夜溫度相差可達10多攝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易發季節,白露前後注意養生,十分重要,白露養生俗稱“補露”(養護遺漏處),就是要補養全身的黏膜下淋巴組織。當今仍有“養冬”的習俗,立冬這一天,家家戶戶宰雞殺鴨買羊肉,加一點滋補中藥,熬個熱騰騰一大鍋,全家人改善一下,補充身體不足的能量,為進入寒冬做好準備。而“補露”的習俗,已逐漸被人們淡忘遺失,“補露”對老弱者的屋漏偏逢連夜雨,是彌足珍貴無價之寶,。
白露為典型秋季氣候~乾燥~“秋燥”。防秋燥適當地服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用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應多吃地裏生長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甘薯等。《溫病條辨》的「露服」露能解暑,白露降則處暑解。瘧必由於暑,治瘧藥要露一宿服。如露薑飲。露,白露與寒露是秋入冬的露水傳化,天地季節之變化,初秋多秋傷於濕,露能解暑,「露」能促進傳化。加味露薑飲更多加荷葉露。
露薑飲(甘溫兼甘涼法)人參一錢、生薑一錢水兩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燉熱溫服。治太陰虛寒之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以甘溫補正。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陰,得氣化之妙諦。
白露前後養生的,北方與南方不同,“補露”方法各異。南京人愛喝白露茶清香甘醇,不像春茶那樣鮮嫩經不起泡,不像夏茶那樣乾澀苦味。蘇浙一帶在白露日釀酒溫中含熱,有利寒氣散發。過去,在白露這一天,採集白木槿、白毛苦菜等帶“白”字的草藥,與白毛烏骨雞同煨以補身子。福州白露日必吃龍眼,吃一顆龍眼勝過吃一隻雞。龍眼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治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益氣補血,增強記憶,消除疲勞。歸脾湯用龍眼肉補心脾益氣血,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尤益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者,常有氣血不足,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龍眼水煎服用,製成果羹食用,與白沙糖共同熬成膏劑服用。龍眼肉9克、花生米15克煎湯。用龍眼肉6克、蓮子 15克、糯米 30克熬粥,均有補益的功效。龍眼花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龍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一般情況下,一天食用龍眼的數量應控制在4兩左右,最多不能超過6兩。我們在吃龍眼肉的時候不妨喝一杯菊花茶,菊花具有降火的作用,這樣就不用擔心吃了龍眼會上火了,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體弱的老人、氣血不足、產後體虛、有慢性疾病、體虛怕冷以及各種貧血患者用來滋養進補。
桂圓叫龍眼,封建時代龍眼犯忌,避諱就叫桂圓,廣西產的龍眼非常園叫桂圓,桂是廣西別稱。龍眼去殼去核,只留果肉,曬乾後就叫桂圓,新鮮的果實叫龍眼,龍眼帶殼帶核曬乾後,叫龍眼乾。龍眼含有糖、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索等,尤其是糖分的量很高,有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萄萄糖。龍眼肉(龍眼乾)含有大量的鐵、鉀等元素,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以治療因貧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龍眼肉(龍眼乾)中含尼克酸高達2.5毫克(每100克),可用於治療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瀉、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龍眼肉可以用於降血脂,幫助增加冠狀動脈的一個血流量。對於我們身體的衰老過程有著親密的關係的黃素蛋白-腦B型單胺氧化酶(MAO-B)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有相當的醫美效果。
古醫家有“胎前宜涼”的主張,常用些清涼、滋補的藥品,婦女懷孕後,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內熱。龍眼性溫,味甘,極易上火,孕婦吃後不僅增添胎熱,而且易導致氣機失調,引起胃氣上逆、嘔吐,日久則傷陰出現熱象,引起腹痛,見紅等先兆流產症狀,甚至引起流產或早產,故孕婦多不宜吃龍眼,對多數孕婦來說,龍眼是一種禁果,但是,龍眼肉(龍眼乾)含鐵及維生素比較多,可減輕宮縮及下垂感,對於加速代謝的孕婦及胎兒的發育有利,體弱者可少量吃食,具有安胎作用。凡具有陰虛內熱、濕阻中滿,痰火體質的人也不宜服用。糖尿病患者,舌苔厚膩、氣壅脹滿、腸滑便瀉、風寒感冒、消化不良之人,患有痤瘡、外科癰疽疔瘡、婦女盆腔炎、尿道炎及月經過多者忌食。
龍眼甘溫,入心脾。荔枝甘酸溫,入心脾肝。荔枝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適合產婦、老人、體質虛弱者、病後調養。荔枝含有單寧、甲醇等,多食容易生內熱,糖尿病人慎用荔枝,患有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癥者忌用。荔枝中的次甘胺酸與 MCPG,阻礙了身體的糖質新生與代謝作用,無法及時供應血糖,加上本來就沒吃晚餐,血糖就較低。一直到睡夢中或者凌晨時分,各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嚴重低血糖相關症狀(抽搐、口齒不清、精神恍惚、像小孩做惡夢)引起了家長們的注意,不過因為事發突然,且之前沒有相關案例的研究,送醫之後也讓醫生們手足無措,有些較嚴重且未得適當處理的個案就此離開人世。荔枝最好讓小孩於飯後食用,且避免食用未熟的荔枝。龍眼與荔枝是台灣水果珍寶,珍愛龍眼與荔枝,就必須注意龍眼與荔枝的禁忌。
李家雄2017/09/01/06:00日本福岡Grand HYATT 709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