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00)《立秋養生~葫蘆絲瓜與冬瓜》
生命樂章(700)《立秋養生~葫蘆絲瓜與冬瓜》
2018/08/07立秋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谷熟也。」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過後,刮風時會感覺到涼爽,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秋思》【唐】白居易「病眠夜『少夢』,閒立秋『多思』。『寂寞』餘雨晴,『蕭條』早寒至。『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立秋又稱交秋,立秋後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總是天氣逐漸涼爽。氣候學,以每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順應四時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順應之,遵循之。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一定要堅持每天鍛煉,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辛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立秋登樂遊園》 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立秋的氣候由熱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秋高氣爽應「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著衣太多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應以滋陰潤肺為宜。「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入秋宜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立秋曲江憶元九》白居易「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三寶葫蘆和絲瓜與冬瓜,讓人輕鬆自在 《落葉》【唐】 齊己「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
①葫蘆甘平。利尿,消腫,散結,頸淋巴結、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脾胃虛寒者,不宜服食葫蘆。葫蘆的果實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在世界各地出產葫蘆的地方葫蘆都被作為食品使用。在中國烹飪中,葫蘆可以做湯或者炒菜,炒葫蘆加開陽(乾蝦仁 俗稱 "金勾蝦"台語) 養護腰腎。炒葫蘆加蔥增強自體免疫功能。葫蘆鹹粥,最養脾胃。在日本葫蘆果肉被曬乾食用。在中美洲葫蘆子與其它香料一起做飲料的添加劑。此外葫蘆的藤和葉也可以食用。《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②絲瓜甘平涼血解毒,除風化痰,通經絡,行血脈,消浮腫,稀痘瘡,絲瓜果實中的纖維尚未成熟,可作為蔬菜食用。果實成熟形成絲瓜絡可以用來刷碗、洗澡。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常吃炒絲瓜加蔥,絲瓜麵線,絲瓜小籠包(水分多)可使皮膚潔白、細嫩,絲瓜汁有「美人水」之稱。女士多吃絲瓜還對調理月經不順有幫助。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絲瓜散。治酒痢,便血腹痛,大便下血甚多。《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③冬瓜甘寒寒瀉熱,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腫,止消渴,散熱毒癰腫,冬瓜做菜加薑,不加蔥,因為寒性食物宜加薑。冬瓜茶是冬瓜去皮去子,切塊,煮糊,加沙糖,成為冬瓜茶塊,因人冷熱置宜適量的酌飲,消水腫,止消渴,減少中暑與中風的機會,冬瓜排骨湯,有夏天的嫩薑,更利二便,消腫止渴。
冬瓜又名白瓜,冬瓜性急而走,久病陰虛者忌之,冬瓜止消渴,苗、葉皆治消渴,散熱毒癰腫(切片敷之)。冬瓜子,補肝明目。藥中所用瓜子,皆冬瓜子。冬瓜子湯治產後血上沖心,運悶,腹脅痛不可忍,惡血不下,或成塊者。冬瓜子散治眼昏暗,漠漠不明。《立秋後題》【唐】杜甫「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平生獨往願,『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李家雄2018/08/03/19:50
晶華酒店一樓中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