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13)《『殘暑』晝猶長『早涼』秋尚嫩~『露荷』散清香『風竹』含疏韻 》

生命樂章(713)《『殘暑』晝猶長『早涼』秋尚嫩~『露荷』散清香『風竹』含疏韻 》

2018/08/23處暑,處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長江以南地區,俗語有「秋老虎」的說法,就是夏天的回光返照。《清嘉錄》「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詠處暑】(唐•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罇中酒,容調膝上琴」。


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指黍、稷、稻、粱類農作物成熟了。處暑過後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一場秋雨一場涼」晝熱夜涼的氣候,有益人陽氣的收斂。【苦旱歎】(宋•趙蕃)「爾何不歸乎故宇,却向殊方書閔雨。江東數月不得書,憶弟看雲在何許。舊傳重湖北之北,米賤真成等泥土。如何比歲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貧家』一飯有幷日,遠市朝炊或亭午。『朱門』但知粱可厭,我輩翻嫌字難煮。晚且禾秀早向實,舂簸不須逾處暑。胡爲旱勢復如此,坐致詩人形苦語。如聞巫覡有通靈,肸蠁似逢人問嫗。前朝一雨苦不難,况今靡神無不舉。會當勞以三日霖,綠浪黃雲看掀舞」。

1.「春捂秋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不宜急於增加衣服,夜晚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寒從腳上生肚臍易受寒。肚臍部位表皮最薄,皮下脂肪組織少,神經末梢豐富。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日久,寒氣逐漸積聚腹部,多會導致泌尿與淋巴系統的疾病。
【塵泥歎】(元•宋褧)「經塗九軌壯王國,岐蹊委巷錯綜若緯織。殭車石馬匹億,旦旦躪轢,化作深土深數尺。汙人衣冠,垢人髪膚,飄簸蕩穿入牖漬。幾席令『人生憎』,心內『熱氣鬱悒』。豐隆裂缺怒赫赫,天雨下土痛濯滌。漲空埃壒淨無迹,灑然頓覺醒胸臆。誰謂滿天霖霪數十日,塵固無復作祟,泥淖乃爾亦可疾。輿陷三十輻,驕馬至不能援其膝。壯夫徒行循墻僅彳亍,弱婦孱子悉魚貫困躓。七月中氣處暑畢,『隂雲未徹』霽未必。小夫賤隸又恐風高日出塵復作,輾轉皇惑計無所出。我為呼天勑鬼工,運甓或伐石。甃叠平安妥,泥少『塵亦息』」。

2.室內空調要適宜,多開窗使空氣流動,秋殺之氣蕩滌房內的濕濁之氣。
睡覺應適度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受涼。晚上睡覺前可以按摩肚臍,將雙手掌心搓熱,上下重疊放在肚臍上,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揉按50次。寒氣病癥頑固,取粗鹽0.5公斤,將鹽炒熱後裝布手套中,放在肚臍上熱熨。倦怠無力,多多子午覺,子時多處於熟睡狀態,午時ㄉ靜臥或小憩。老弱婦孺多多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3.處暑後秋分之前,氣候變數大,雨前偏熱,雨後偏涼,易引發風寒或風熱感冒,宜及時用食物療法平衡之。【秋涼閒臥】(唐.白居易)「『殘暑』晝猶長,『早涼』秋尚嫩。『露荷』散清香,『風竹』含疏韻。幽閒竟日臥,衰病無人問。薄暮宅門前,『槐花』深一寸」。

3.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建議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等食品,調養身心。處暑時節防「秋燥」。一般來講,人體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60%,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其相對濕度低於30%以下時,人們皮膚會感覺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選用如黃瓜、西紅柿、冬瓜、百合、白蘿卜、胡蘿卜及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大棗和湯、粥等,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品。【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李家雄2018/08/18/10:55
台北診所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樂章(501)王大鈞與魏國珍

生命樂章(676)《 斑蝶與高士佛澤蘭》

生命樂章(490)郭老師~阿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