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89)《五台山大覺寺~嵐山天龍寺》
生命樂章(789)《五台山大覺寺~嵐山天龍寺》
《星期三》2018/10/24/06:00
我從嵐山商務旅館騎車出門,毛毛細雨,我一往直前,我一路上準備好直播,八章共九個『也以矣』。
第一站,6:10五台山大覺寺~好學『也已矣』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1.14)或是『也已』。
(2)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19.5)
第二站,6:30鯛(來吧!)茶屋,送郭老師滴雞精,精萃天然,堅持品質,知名中醫師李家雄推薦,封面照是我穿著醫師袍,這是大兒子精心研發製作的產品,掛在鯛茶屋的門口~『至德也已矣』
(3)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論語》(8.1)
(4)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8.20)
第三站,6:50廣澤池~『如之何也已矣』
(5)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9.23)
(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15.15)
第四站,7:15天龍寺,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論語》(11.25)
(8)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論語》
(12.6)
普通話中每個音節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單位,音節和音節連續讀出,聲調互相影響,或多或少要發生變化,不能保持原來的調值,這種現象叫變調。變調是一種自然音變現象,對語言的表達沒有影響。在說話時,不必刻意摸仿,只要自然、流暢地表達就可以帶出變調的效果。『也已矣』變調的第一種情況。普通話中,第三聲的變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第三聲字連讀,前面的字讀第二聲,最後的字讀第三聲。
(1)保守黨。前面的字讀第二聲(失調)
保守黨。中間的字讀第三聲
保守黨。最後的字讀第三聲
(2)老保守。第一個字讀半三聲
老保守。第二個字變讀第二聲(失調)
老保守。第三個字照讀第三聲
(3)請指導第一個字讀半三聲
請指導第二個字變讀第二聲
請指導第三個字照讀第三聲
但如果後兩個字結合得較緊密,一般第一個字讀半三聲,即只讀三聲的前一半,也就是降調部分,後一半消失,第二個字變讀第二聲,而第三個字照讀第三聲。
李家雄2018/10/24/10:00
日本嵐山商務旅館400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