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92)《再見崇德山~哀矜而勿喜!》

生命樂章(792)《再見崇德山~哀矜而勿喜!》

《星期五》2018/10/26/03:45我起床滾輪的一推一拉,一一思索著我準備好直播《論語》四章共五個『矜』,4:20我從家公路騎車出門,我一路默背著四章共五個『矜』。與昨天的《論語》十章共十個『而已矣』相結合,5:00我騎車到崇德街山頂。

我直播《論語》四章共五個『矜』

第一站山頂

(1)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15.21)

(2)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17.16)

第二站半山腰(5:15)

(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19.3)

(4)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19.19)

張愛玲(1920/9/30-1995/9/8),小說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本名張煐,後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張愛玲小說裡『我希望讀者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說不定會聯想到他自己認識的人,或是見到聽到的事情。不記得是不是【論語】上有這樣兩句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我們明白了一件事的內情,與一個人內心的曲折,我們也都『哀矜而勿喜』吧。』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這話儒家說了兩千多年,恐怕都沒有張愛玲在此處一提而有力道。清寂孤絕的張愛玲,竟說了這樣一句充滿同理心,同情心的話,令人覺得不禁感動不已。人在群我的關係裡,『哀矜勿喜』是待人的基本寬容與體諒,張愛玲自己或許處在一種極孤獨的情境裡,但對他人的處境與事故,張愛玲是懷著同情與設身處地的。 前些日子正與朋友討論到一些不同人生經驗裡造就出來的不同性格,張愛玲結論經常是模糊中浮現一點光明的。對很多人的想法有了一個沉澱與釐清...不要問我有達官顯要的朋友,捫心自問我要不要作『哀矜勿喜』的達人好友。

今天,我再騎車到古亭河濱公園,共騎25公里,我再去買早餐,四個蟹殼黃給妻子與陳姐,我自己買七個小包子。“矜”一字,我有四解:

(1)莊重、嚴肅~不苟言笑(神態~沉穩)。

(2)拘謹、拘束、約束、拘泥、拘谨、恪守、守正。 (不為所動)(3)竭力保持莊重、造作、自鳴得意、自負(忘我)。

(4)同情、體恤。(心態)

李家雄2018/10/26/08:05台北家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樂章(676)《 斑蝶與高士佛澤蘭》

生命樂章(501)王大鈞與魏國珍

生命樂章(490)郭老師~阿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