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99)《Jennifer問浮濇或浮芤脈多個性內向?~Jennifer及大兒子聊,我聽得霧煞煞》
生命樂章(799)《Jennifer問浮濇或浮芤脈多個性內向?~Jennifer及大兒子聊,我聽得霧煞煞》
《星期一》2018/10/29/18:50,
我與妻子和陳姐及Jennifer,以及大兒子與大媳婦和孫子,一起在家吃火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與學而時習之,是人生之大樂!吃飯前,Jennifer再細問診脈要領,我說「常人,如果是『浮濇』脈,或『浮芤』之脈,或『浮大數』脈,生活作息與個性都大不同。」尤其是診趺陽脈時,正常是『遲緩』而不是『濇、芤或緊』,趺陽脈在衝陽穴區,是腳背的最高點,腳背的動脈輸送腳趾,在趾端末端有著動靜脈末梢管道(A-V shunt)一如《傷寒論》472.「呼吸者,脈之頭也」,四肢動作都與呼吸及脈動相互牽引,都維持著一定的生體節奏韻律。浮脈如果是浮大數則胃氣強,胃口好,消化好,多見於活動量大的人,尤其是長途行走、爬山、長跑的人,個性較外向,反之,常人如果是浮濇或浮芤之脈,必是『胃口小』,消化功能不是很好,活動與運動量必少,個性較內向。
我告訴Jennifer「脈的小大、遲速,主要在橈動脈的寸口脈,其次是腳背動脈的趺陽脈。」《傷寒論》中也兼及脛骨後動脈的太溪穴(少陰脈動),至於頸動脈的人迎穴,現代也用來診斷頸動脈、頸靜脈與甲狀腺、扁桃腺等的相關結構與功能問題。橈動脈的太淵與大陵穴,脛骨動脈的太溪、太白與太衝穴,這五穴是《內經‧靈樞.九鍼十二原》的十原穴,是人手腳活動最大的部位,也是人體動脈、靜脈走動最勤快的部分。
橈動脈與腳背動脈,罕為人注意的是腕部與踝部的伸肌支持帶,伸肌支持帶包裹著所有脈管的出出入入,因此,脈診寸口與趺陽脈困難或不方便的時候,手腕的『陽溪、陽池、陰谷穴』,腳踝的『解溪、坵墟、崑崙』穴等六陽經要穴的肌肉韌帶,肌膚是簡要快速的診治部位,尤其是大腸經脈的『陽溪』,與胃經脈的『解溪』,比較它們的彈性、結實、鬆弛、滑濇等可以推敲出三陽與三陰的病證約略變化。
我告訴Jennifer《內經‧本輸篇、九鍼十二原篇》述及的穴道位置,除了少陰脈的四穴區之外,
(一)胃經脈的①足三里、上巨虛②下巨虛、豐隆、條口
(二)膽經脈的③光明、絕骨④外丘、陽交,
(1)一方面先比較雙腳,哪一側「寒、熱、陷下」最嚴重,
(2)再比較同腳的①②③④,彈外踝或抓拿捏放坵墟、解溪,診察光明穴區的脈動,就是診脈脛骨前動脈,其正常流動的方向①而②③④,小隱靜脈則相反先④而③②①,因此,病症輕重緩急,看「寒熱」是看動脈循行的能量充足與否,看「陷下」則主要是看靜脈回流。
我告訴Jennifer ,如此一來,
(一)少陰脈最實用①照海穴②太溪、大鐘穴③復溜、交信穴④築賓穴,
(二)脛骨後動脈是由④而③②①,
(三)大隱靜脈是由①而②③④。
六經病中偏重於三陰病,尤其是腎經脈與脾經脈,
(四)脾經脈的三陰交在內踝上三寸,是診斷與治療的重點,是肝脾腎經脈所交
(五)肝經脈循行「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肝經脈的中都穴在內踝上七寸,從腳內踝的中封穴到中都穴七寸的地方,全走在脛骨內側緣,過了中都穴上一寸後與脾經脈前後交換再往上循行,
因此,肝經脈最重要的穴位是『行間穴、太衝穴』的「『按』穴診脈」,有別於腎經脈的『築賓穴』的「『彈』穴診脈」要道。臨床診灸,上述所有穴道都是足三陰經脈最常用也最好用的穴道,比較左右腳的七診,特別是「寒、熱、陷下」三診,從此入門,日久對三部九候更能了然於心,得心應手。」
我告訴Jennifer。臨床上,最方便實用的是:
「『諸癰腫』(包括惡性腫瘤)其發生部位含括經脈與臟腑和肢體,最特別的部位是小腿。急性病當立即送醫急救;慢性疾病者,除問診與脈診之外,經脈觸壓診小腿,有兩大方向,一是陰經脈的少陰脈(以太溪、大鐘為代表),及陽經脈的跗陽脈(以『衝陽、中封』為代表),皆以脈動為主,冷熱僵腫為輔,此值為診病之輕重緩急的參考。二是胃經脈(以『足三里、上巨虛』為代表)與膽經脈(以『絕骨、光明』為代表),以冷熱僵腫為主,肌膚滑澀瘡疹為輔,此是為診治病症原發性消化功能問題,與繼發性消化器官問題的參考。」
19:15大家上桌用餐,Jennifer及大兒子與大媳婦聊得東西,我聽得霧煞煞,我是100%生活白痴,加上明天早上3:00要起床跑十公里,我就先告退,跟大家道晚安
李家雄2018/10/29/20:50
台北家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