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65)《營養不良造成提早換管手術~科工館媽教》
生命樂章(765)《營養不良造成提早換管手術~科工館媽教》
《星期四》2018/10/04晚上,妻子胃痛,胃的中脘穴疼痛,膀胱的中極穴很疼痛,我幫妻子放血後胃痛緩解很多,當晚喝十包免疫湯。隔天胃不痛了,我以為過關了,孰不知『便秘』半個月,已經預備好迎接傷損自體免疫系統,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過關。妻子在病痛時,我的話語很受用,妻子健康狀況良好,我的話語多多少少用來參考而已矣。
《星期六》2018/10/06妻子勇敢出門晨泳,妻子游泳完後,胃又痛起來了,一個下午,幾乎無尿,兩天的中醫藥治療,無法痊癒,我想了又想,應該是問題大了,兒子擔心妻子尿毒,妻子連絡L醫師約診晚上九點,因爲,七八小時無尿,晚上八點,妻子惡寒抖顫不已,陳姐在旁幫忙我,妻子連灌十包腎水湯,妻子才漸漸地恢復正常,九點依約到醫院,L醫師超音波檢查後,確定右腎腫,住院,準備手術換管,我與L醫師討論病情~『因為胃腸炎(大量上吐宿食)而脫水』,我思索再三,最重要的因素是,妻子這二三個月『吃素』~妻子的結腸無法吸收大腸桿菌所產生的『維生素B12』(主要來自葷食)。
,妻子體力不支,妻子『食慾減退』有氣無力已經一個月,妻子『便秘』半個月,『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份吸收過多』,我肯定妻子因爲『營養不良』而造成了提早換管手術。
《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生命防線,,,大腸從腸道內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取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及最終排出糞便。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以及肛管,大腸銜接在小腸之後,橫貫腹腔至直腸與肛門處。大腸的長度約為1.5米,直徑約6.5厘米,是整個腸道長度的五分之一。食物在大腸中大約需要16小時才可被消化,結腸主要吸收大腸桿菌所產生的維生素如維生素K、『維生素B12』、硫胺素和核黃素。大腸腸內比小腸更為寬廣,大腸沒有類似小腸的外凸結構(小腸絨毛),但具有內凹的大腸腺,且大腸內的上皮細胞要比小腸內豐富得多。水分的重吸收(主要在結腸中進行),每天大約可以『吸收1.5升的水分』或更多,存儲糞便直至可以排除(主要在直腸進行),從消化物中『吸收電解質』進入血液,分泌粘液,保護作用,防止細菌侵入與疾病發生。健康的大腸內應該長有細菌構成腸道菌群。大腸壁由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組成。
《大腸》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份和貯存食物的殘渣,形成糞便。大腸粘膜的腺體能分泌濃稠的粘液並呈鹼性,可中和糞便的發酵產物。大腸分泌液不含消化酶,但有溶菌酶。大腸的細菌來自口腔,經過胃時大部分被胃酸殺死。在迴腸結腸中,可能由於弱鹼環境的關係,又能繁殖。這些細菌能產生各種酶,可繼續分解食物殘渣和植物纖維,又能利用腸內某些簡單物質,合成少量B族維生素和K,對人體的營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若長期使用抗生素,腸內細菌大量被抑制,可能引起B族維生素和K的缺乏及腹瀉。
《大腸》每天從迴腸接受600~1000ml的食糜殘渣,從中吸收水份500~800ml,正常人消化道中約有150ml氣體,其中50ml在胃,100ml在大腸內,氣體中60~70%是吞入空氣的殘餘,其餘是細菌發酵的產物,所以大腸發生病變或運動停滯時,氣體積存而引起腹脹。糞便進入直腸後,由於牽張直腸壁和刺激直腸壁內感受器,傳到大腦皮層引起便意。由於排便受大腦皮層控制,所以意識可控制排便。直腸對糞便壓力刺激減少,『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份吸收過多』,糞便過於乾硬,排便困難,形成便秘。便秘是一種癥狀,不是一種單純的疾病。主要是糞便在腸腔內滯留過久,內容物的水分過低,糞便過於乾燥堅硬,以致不易排出。正常人食物經過胃腸道消化剩下的殘渣到達直腸約需24~48h。當腸道受刺激不足,腥壁交感神經作用過強,肌肉緊張,因收縮而狹窄,大便難以通過,或因精神抑悶,大便乾燥,色深而不暢,直腸疼痛,便時困難;有時由於飲食不足,脂肪過少,缺乏飲料,膳食中纖維少,『食物過於精細』,也有因年老體弱、膈肌、腹肌、肛門肌肉萎縮,以及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結腸癌、直腸癌和『『營養不良』』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都能引起便秘。 病人往往感到左下腹有脹壓感,里急後重、欲便不暢,由於胃腸功能紊亂,病人正腹部飽脹不適、反酸、噯氣、口臭、虛恭多。慢性便秘,有『食慾減退』、噁心、口苦、精神萎糜、頭暈無力、全身酸痛、輕度貧血和『營養不良』等現象。 便秘飲食,要增加適量的纖維,每日~15g。促使結腸蠕動,增加維生素B1,影響神經傳導與胃腸蠕動,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定時排便、根據生理、年齡狀況參加適當鍛煉,增強腹肌。
回歸《星期二》2018/07/31十年來,妻子兩側輸尿管的千變萬化,前八年,是兩個月手術一次,每次都有感染而發燒的預警信號,妻子兩側輸尿管的變化,輸尿管管壁由三種組織所構成,最外為筋膜組織,其中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纖維;中間為三層肌肉,內外層為縱行肌,中間一層為環形肌;最裡為黏膜層,與腎盂及膀胱黏膜是連貫的。黏膜下層有豐富的網狀淋巴管,是腎臟向下、膀胱向上感染的途徑之一。通過腎臟的血流佔有總血量的四分之一。生理機制上,腎臟主要可影響『血流量、血液組成』、血壓調節、骨骼發育,並帶有部分重要的代謝功能,病理機轉上,相關病變可引起發育異常、『水腫或脫水、免疫系統』的破壞,甚至死亡。妻子,在去年 ,有兩次是四個月手術一次,最近兩次是六個月手術一次,而且,都沒有感染而發燒的預警信號,總之,自體免疫功能加強了!輸尿管始於腎盂下端,在腹後壁腹膜的深面,經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其中點附近,在其前方走行,妻子拼命晨泳,激活腰大肌帶動膀胱經脈,加上配合免疫湯與腎水湯及放血,病情好轉,體質改善。孫子們給妻子的歡愉療癒,大大助益妻子的腎臟的基本生理功能❶分泌尿液,排出代謝廢物、毒物和藥物❷調節體內水和滲透壓❸調節電解質濃度,維持生命活動的作用。❹調節酸鹼平衡,靠緩衝系統和肺、腎的調節來實現。❺內分泌功能,又能生成1,25-二羥維生素D3及紅血球生成素,使新陳代謝正常進行。
腎臟的位置約在第十二胸椎至第三腰椎之間,因右腎上方有肝臟,所以右腎較低於左腎,另外左腎比右腎大。十年來,妻子兩側輸尿管的變化,生理上都牽動著萎縮右腎,而病理上的感覺,多在左腎與左膀胱經脈與奇靜脈系統。輸尿管的壁內段是輸尿管位於膀胱壁內,長約1.5厘米的斜行部分。膀胱充盈時,膀胱內壓的升高導致壁內部的管腔閉合,從而阻止尿液向輸尿管中的反流。妻子的腎臟與膀胱經脈是最主要的戰場,此次妻子左臼牙痛一天與左側的腰痠三四天,都是右側受傷萎縮的腎出現問題了,7/23照超音波,看到的是右腎正常,左腎稍腫,就是應該要換兩側輸尿管,決定了7/30住院,7/31手術,手術時,發現與7/23照超音波的狀況有點出入,右腎從萎縮而水腫,因為右輸尿管的腎盂下端部分,有漏洞,所以,看到的是右腎沒有很水腫,初步判斷十正常,相對來說,手術中,看到了左腎沒有水腫,左側輸尿管也很乾淨,總之,兩側雙J輸尿管都換新的,手術完成了,妻子左臼牙痛不見了,左頸部也輕鬆靈活很多,從經絡學說來看,西醫救急,中醫緩本,是摯愛的人生。
李家雄2018/10/8/12:30
高雄科工管郭老師養生月子餐健診教室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