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74)《患得患失~得之失之》

生命樂章(774)《患得患失~得之失之》

《星期六》2018/10/13/05:25我與陳姐騎車到馬場町紀念公園,我再稍快騎在河濱自行車道,好美的河岸與河水,好漂亮的地方與氛圍,我先騎過華中橋,再騎過光復橋、華翠大橋、萬板大橋、光復橋,才騎過華江橋,我就下車直播《論語》中的「患得患失」與「得之失之」 gain and loss有得有失,得失 ,利害
。
(1)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論語》(17.15)
(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泣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泣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論語》(15.32)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9.28)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4.30)

明· 趙弼《疥鬼對》「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自魚鹽販中被提拔出來,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裡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相位。所以,上天將要賦予重大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受痛苦,筋骨勞累,肌膚消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受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一個人常犯錯誤,這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這以後才能奮發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表現在臉色上,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就可以知道憂患可以使人、國家生存發展,安逸享樂足以使人、國家萎靡滅亡的道理了。

(1)《孟子 ·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三國魏嵇康《養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
(3)宋王安石《離北山》「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
(4)清王士禛《池北偶談》「憂患恐懼,最怕有所,一有所,則我心無主。」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論語》(2.10)則心有所主而已矣。

李家雄2018/10/13/06:25
君悅雲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樂章(501)王大鈞與魏國珍

生命樂章(676)《 斑蝶與高士佛澤蘭》

生命樂章(490)郭老師~阿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