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598)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生命樂章(598)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導演瀧田洋二郎(たきた ようじろう、1955/12/4-)日本富山縣高岡市出身的電影導演,最知名的作品 瀧田1976年進入一個專拍粉紅色電影的製作公司「獅子」。在當了幾年副導演後,從1981年開始執導軟式色情電影,截止1986年這五年間製作了近三十部作品。1986年開始轉入一般電影界,拍攝了《不要滑稽雜誌》。2008年,瀧田洋二郎導演《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由本木雅弘和廣末涼子主演。《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在日本奪得多個電影獎項,更在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日語:おくりびと)是2008年的日本劇情片,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和山崎努主演。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改編自青木新門的回憶錄《納棺夫日記》,講述某年輕人在大提琴事業失敗後回到故鄉,然後意外地開始從事傳統祭祀禮儀師一職。身邊包括妻子在內的許多人,都因對接觸屍體的人士存在強烈的社會忌諱而對他產生偏見。最終,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死者的尊重而贏得他人敬重,並更深入地理解到人與人之間聯繫的重要性。「唐棣之華,棠棣的花兒,偏其反而,風吹而翻轉著,心中的人兒,讓人歡愉。」《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2008年的日本劇情片,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和山崎努主演。影片改編自青木新門的回憶錄《納棺夫日記》,講述某年輕人在大提琴事業失敗後回到故鄉,然後意外地開始從事傳統祭祀禮儀師一職。身邊包括妻子在內的許多人,都因對接觸屍體的人士,存在強烈的社會忌諱,對他產生偏見。最終,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死者的尊重,贏得他人敬重,更深入地理解到人與人聯繫的重要性。「唐棣之華,偏其反而,棠棣的花兒,風吹而翻轉著,心中的人兒隨之舞蹈。」《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本木雅弘於印度旅遊期間在恆河沿岸看到一場葬禮,讓他深有感觸;在閱讀大量的死亡主題書籍後,他對《納棺夫日記》產生了興趣,覺得這個故事很適合拍成電影,不過《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完成時間還要到十年以後。由於日本社會文化中對接觸死者的人士存在強烈的偏見,因此電影公司都不願意發行這部電影,直到2008年8月影片意外贏得蒙特婁世界影展評審團大獎後才改變這一情況。一個月之後,電影在日本開映;除了成為年度電影票房冠軍,還拿下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此片的成功在2009年時到達頂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唐棣之華,偏其反而;棠棣的花兒,風兒吹動翻轉著,不禁聯想到心中的人兒。」《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獲得的專業評價褒貶不一,但仍以正面為主,爛番茄上收集的103篇評論文章對影片的好評度為81%。影評人稱讚了電影中的幽默、演員的表演素質以及入殮儀式的美,但也批評劇情上缺乏驚喜,並且多少有些無病呻吟。評論涵蓋了各個方面,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死亡如何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讓死者體面入棺的人文關懷。電影的成功讓與影片有關的多個地點成為旅遊熱點,還引起了更多人對入殮儀式的關注,故事還改編成了包括日本漫畫和舞台劇在內的多種媒體。「唐棣之華,偏其反而,怎麼不會聯想到你呢?只是住家太遠了罷!不方便罷了。」《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本是管弦樂團的大提琴手,卻因樂團解散而失業,因而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離開東京返回山形縣酒田市的老家。大悟的母親於兩年前去世,家中空無一人,他便和美香在這裡住下來。大悟的父親曾在家門前經營一家咖啡店,卻在大悟6歲那年與服務員私奔,之後父子倆彼此再也沒有聯繫過。大悟對父親感到憎恨,同時又為沒能好好地照顧母親而深感愧疚。不過,他還是保留著父親多年前送給自己的「石頭信」,據說人們曾通過這種石頭的紋路來傳遞資訊。大悟在報上看到一個招聘「服務遠行者」的廣告,覺得這家NK代理公司應該是家旅行社,於是上門應徵。他從公司的秘書上村百合子(余貴美子飾)那裡得知,原來這份工作是要在一種名為入殮的儀式中為屍體做清潔、化妝,為之後的火化做準備。大悟對此有些遲疑,但與老闆佐佐木生榮(山崎努飾)進行的面試卻異常順利,只問了一句工作是否努力就決定聘用他,還付了現金作為預支工資。大悟因此決定先上工,但是並沒有把工作的真實情況告訴妻子。「豈不爾思,室是遠爾,未之思也。沒有用心想,沒有誠心誠意而已矣。」《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大悟的頭份差事是位死在家中兩星期後才被發現的老婦人,入殮的主要工作由老闆親自進行,大悟在一旁提供協助。現場的氣味讓他作嘔,之後坐公車時還因身上的怪味遭到鄙視。為了避免被太太發現,他回家前先去了趟小時候經常去的公共澡堂。該澡堂由山下艷子(吉行和子飾)經營,她的兒子曾是大悟的同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悟逐漸適應並接受了自己的職業;他獨立完成了多份工作,死者家屬也深為感激,但在社會層面上他仍然受到排斥。美香發現一張丈夫在其中扮演屍體的入殮教學DVD,於是要求大悟放棄這份工作;在遭到拒絕後,她離開酒田返回了東京的娘家。艷子的兒子,老同學山下(杉本哲太飾)也堅持要求大悟另找份更體面的差事,否則不希望他和自己家人來往。「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人與人的距離,有時間的距離,有空間的距離;有實際上的距離,有思想上的距離,因人而異而已矣。」《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過了幾個月,美香回到家裡,告訴丈夫自己已經有了身孕,希望大悟另找一份能夠讓孩子引以為豪的工作。兩人正在爭執時大悟接到電話,艷子女士去世了,需要他去入殮。美香之前也去過艷子經營的澡堂,所以和丈夫一同前往。大悟在山下一家和美香面前為艷子的屍身做清潔、化妝。整個入殮過程中,大悟嚴謹的工作態度為他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尊重,美香終於也不再要求丈夫另找工作。「未之思也,未何遠之有,任何一種距離都可用誠意克服。就像天堂有多遠?仙境在那裏?迷與悟相差有多遠?此岸到彼岸要多久?用數字來算就很難。」《論語》(9.30)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過了一段時間,夫妻倆得知了大悟父親的死訊。雖然大悟心中並不情願,但還是和妻子一起動身前往另一個鄉村去認屍。大悟起初辨認不出眼前的屍體就是自己父親,但隨後對當地喪葬工人馬虎地對待屍體而感到非常氣憤。於是他堅持親自為父親的遺體入殮,並在過程中發現父親手中緊抓著自己兒時送給他的石頭信,兒時的回憶和父親的面龐此時浮上大悟的心頭。完成入殮儀式後,大悟輕輕地把石頭信放在美香因懷孕而隆起的腹部。「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遠之有?」《論語》(9.30)
李家雄2018/02/17/06:20
亞都巴賽麗廳五十二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