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616)《雨中嵐山瀟瀟雨霧蒙濃--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生命樂章(616)《雨中嵐山瀟瀟雨霧蒙濃--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2018/03/18/15:30我與妻子住進翠嵐,我知道我看到了嵐山,真的是很不起眼,沒有阿里山的豪邁,沒有玉山的雄偉,卻蘊涵著無雙的歷史紀錄,我與妻子從嵐山車站,排隊半小時吃了嵐山豆腐pasta,然後,傳梭巡迴人山人海的遊客群中,走過吉兆本店,有些事物有點兒物換星移,
我覺得嵐山霧嵐依然,事物還似不照舊,我想到翠嵐的前身嵐亭,我想到有一次住在嵐亭,遇到了胡錦濤主席來到日本時,也為了參觀“雨嵐山”刻詩參觀嵐山,在嵐亭用午餐,就因為,1919年4月,周恩來雨中游嵐山,寫下了抒發革命豪情的詩篇——《雨中嵐山》:雨中二次游嵐山,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瀟瀟雨,霧蒙濃﹔
一線陽光穿雲出, 愈見嬌妍。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從此,我覺得嵐山的天靈地秀,因99年前的周恩來雨中游嵐山,大不一樣。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論語》(3.11)
16:00我與妻子住進312房,落地窗外就是,那座熟悉的疊疊的小山峰,
嵐亭與嵐峽館,十幾年前,是我最迷戀的老日本旅館,兩個都是明治天皇喜愛的旅館,我都是一住二三晚,先住嵐峽館,再住嵐亭,住進嵐峽館時,按例,人坐渡輪以示珍貴與安全,行李坐小貨車走山路,都是從別館出發到本館,路程很短,景色與心情一樣雅緻。住進嵐亭時,按例,行李方面,嵐峽館會直接送到嵐亭,人坐渡輪從本館出發到別館,渡船的路途上,就是看到了嵐峽館,漸漸的隱入大偃川與嵐山的川山縫隙中,換之以,對岸的嵐亭顯而易見,突兀傲立對岸的山底邊,嵐峽館非常日示,蘊含著深深地東方文化,嵐亭相當西式,老式電動按摩浴缸,服務態度都很好,但是,不論是制服或速度,也是含蘊著西方文化地雅緻,如今,嵐亭與嵐峽館不見了,改成了翠嵐與星之屋,還是一樣隔著大偃川遙遙相對恃,住在隱藏在山裡的星之屋,望不見不遠處的翠嵐,星之屋可以看到嵐山小火車,穿越大偃川的船隻,時兒可能見到小猴子,在樹上與屋簷上,時兒可能見到大鹿兒奔跑,鳥兒更加不在話下,連住幾晚,餐餐變化很大,景色也是花樣翻新。嵐亭以前是嵐山最昂貴的旅館,裝潢高貴,與箱根富士屋本館有明治天皇手諭高掛一樣,有點兒誇張,如今,與對岸上的星之屋很像,非常現代人的最愛,像輕井澤一樣高貴卻不珍貴,翠嵐的房價與星之屋有得比,以前,嵐亭房價比嵐峽館房價高許多,如今,星之屋紅遍日本,翠嵐的名字知之者稀。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論語》(4.10)
19:30我與妻子,走進翠嵐的餐廳,重新裝潢的旅館,餐廳卻洋溢著古色古香,我們倆坐在餐廳的最角落,我喜歡最角落的安寧與安全感,最近,我常常在亞都飯店與老爺酒店早餐,分別是第十桌與第十一桌,就是最角落的位置,六點過後,餐廳人少,寧靜靜的用餐,更是優美,亞都飯店第十桌早餐,西式的燈光群,與真皮的沙發椅,,,有點兒嵐亭的蘊味,老爺酒店第十一桌早餐,日示的氛圍,竊觀中山北路與聳立的晶華酒店,有點兒嵐峽館的風蘊,人事物的物換星移人依舊,我似依然事物不照舊,一如,看電影,我喜歡非假日早場,時而包場的感覺,坐在最後一排中間,坐擁天下的虛榮感,圍棋的金邊銀角也似人生,人生在世如戲似戰場,人人不一樣,下台與下場都是一樣鞠躬盡瘁。坐在最角落的我,欣賞著餐廳內內外外,屋外,聳立著一直以來我很熟悉的大朱松,翠嵐的亭院,與嵐亭的時代差不多,本館與本館間,幾株朱松依然如故,我坐的位置,窗邊大朱松,是它們的命脈與門面,我又想到了周恩來的詩篇——《雨中嵐山》:雨中二次游嵐山,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瀟瀟雨,霧蒙濃﹔
一線陽光穿雲出, 愈見嬌妍。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周恩來的1919年4月只見蒼松,不見大朱松,此一時彼一時也,之後,鄧小平1978年訪日,測底實現了周恩來的遺願,鄧小平登上景色秀美的嵐山,之後,溫家寶和胡錦濤。也先後來參觀嵐山。他們都看到了大朱松,他們都在西式嵐亭短歇過,同樣地,他們都沒有看到日示
的嵐峽館,日本方面招待這些貴客,多方面的考量與安排,多少流露出相當有趣的另類鎖國習性。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論語》(15.24)
21:00我與妻子聊到深心深處,彼此間的聆聽與溝通,更加淋漓盡致。吃著喝著看著想著,,,兩人心裡頭都靜靜的欣賞彼此,心靈深處一直上演著感恩與惜福,一齣嵐山渡假,一齣工作細節重點,毫無變化的美景下,我腦海中時而湧現蘭亭序---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褉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府察品類之盛,所以遊日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角,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唐太宗衷愛蘭亭序的心靈療癒,我們換景嵐山,瀟瀟雨Ebb,霧蒙濃Flo環擁盤旋,瀟瀟雨,霧蒙濃﹔幻化為
"感動""感動""感動"這樣的湧在我們眼前。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論語》(15.34)
21:50我與妻子走出翠嵐的餐廳,我在日記本中記載下,一份豪華套餐,一份麵,一份飯,一杯白酒,一杯紅酒,一瓶大吟釀,我覺得一份套餐,量太多又昂貴,單點主食,也不合算,我先吃喝熱騰騰一份麵,以佐酒,最後,妻子吃主食時,我再一份熱飯與熱紅味噌湯,以佐酒,嵐山的初夜,不浪漫就枉來嵐山了 。19:30我與妻子走進翠嵐的餐廳前,我與妻子手牽手,漫步在大偃川的橋上,兩排彩色的橋燈,稀少的人車,與大白天,天壤之別的氛圍,讓我們倆都很放鬆。我們倆想到了二十年前,我們到捷克與匈牙利浪漫旅遊,我們倆曾醉醺醺地躺在查理大橋上,查理大橋是很多電影的重要背景,查理大橋架在貫穿布拉格南北的伏爾塔瓦河上面,伏爾塔瓦河在布拉格城畫上了一條蜿蜒柔美的線條。在橫跨河流的17座橋中,查理大橋是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連接新舊兩城,距今已有650 年歷史。查理大橋10世紀時只是座木橋,12世紀時,改建為「尤蒂斯橋」的羅馬式石橋,14世紀時,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6)改建造一座堅不可摧,可抵禦所有洪水侵犯的大橋。石橋建造工程歷經了45年,直到1402年才興建完成,1870年,人們用查理四世的名字給大橋命名,表達對他的尊重與懷念。查理大橋全長516米,寬10米,共有16座圓拱。由波希米亞出產的砂岩砌造鋪設而成,沒有一釘一木。大偃川橋的橋墩也改了又改,雖然比不上查理大橋,可是,活在當下,此一時彼一時也,也是另類雋永。「言忠信,行篤敬,立見其參於前也;在輿見期倚於衡也;子張書諸紳,一切照計畫執行!」。《論語》(15.5)
李家雄2018/03/19/05:00翠嵐312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