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654)《野雁七勇士們騎上武嶺~有您們真好》
生命樂章(654)《野雁七勇士們騎上武嶺~有您們真好》
《日曜日》2018/05/27/07:00野雁七勇士們,七十五歲的高兄帶隊,從自由廣場出發,高大嫂督導成行,這幾天的野雁群組訊息「『週日出發的㕍友們!單車裝備要帶外另要帶厚衣褲早起看日初用。松雪樓晚上氣溫約10度左右。還有帽子,頭燈。謝謝』『松雪樓訂房中心來電又有一間四人房給我們所以我們一行ハ人都住松雪樓。』『星期日上山,車可能有點多!』『星期一應該還好吧…』『清境之前路比較寬』『星期一,我們攻武嶺應該還好!』」我想到4/23九天八夜騎腳踏車環島裡,野雁家族大家一路相隨,讓我們深深的體認台灣人文摯真至美,5/27三天二夜騎腳踏車武嶺之旅,我一早看到了野雁群組訊息,高大嫂精細的影片中,讓我覺得我在現場,一部T4車子,上面有五部腳踏車,後面有五部腳踏車,我傳訊
「我♥與您們👌同在一起👌👌野雁精神領袖。」
11:31野雁七勇士們傳訊,抵達人止關。人止關有著地勢天險般的峽谷,位於臺14線74.47K,屬南投縣仁愛鄉,為埔里通往霧社必經之地。因眉溪流經於仁愛橋至大觀橋之河段形成峽谷,地勢自成天險,清代禁漢人上山止步之地而得名「人止關」。日治初期,居住在人止關兩側崖壁上的原住民,為守護自己的領域,倚仗著天險而擊退了日軍,此役為史稱「人止關之役」。清雍正四年(1726年),水沙連事件發生後,清軍前往鎮壓水沙連社,也將北港生番誘勸歸順,從此清政府治臺版圖不僅擴張到水沙連,也將斗截、致霧、哆羅郎三社劃入版圖。清乾隆二年(1738年),致霧三社也被清政府收取番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清政府解除番界(指埔里)禁令,同時於人止關設立番界,禁止漢人上山入內。自此開始,人止關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分野之地,任何交易都得透過平埔族噶哈巫(Kahabu)進行,原住民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食鹽、鐵器等日用品,埔里人則藉此可獲得獸皮。
日治時期 1895年,日本政府統治臺灣,但霧社山區的原住民不知道臺灣開始被日本政府統治,依然固守族人自己的傳統領域,乃於1897年發生深堀事件。1901年,由於臺灣總督府沿用清政府的隘制度,在埔里蜈蚣崙開始設立隘勇線,並隨即向霧社推進。1902年4月29日,由中村中尉率領的埔里守備隊在人止關與原注民之間爆發人止關之役,當時臺灣總督府仍不知道霧社山區的原住民是哪一族群,事後經過調查才得知。賽德克族人向埔裏社辦務署於1899年5月24日埋石立誓,允諾三年之內不會出草獵首。1902年4月29日,誓約即將期滿,近藤勝三郎擔心獵首再現,於是埔里守備隊決定先發制人,由中村中尉率隊前往,因而爆發人止關之役。散居於人止關兩側崖壁上與山間平緩的腹地有東眼(Tongan)、西坡(Sipo)、巴蘭(Paran)、荷歌(Hogo)、洛羅富(Drodux)等五社,為守護族人自己的領域,主動建立起協防屏障,並倚仗著人止關的天險優勢,擊退了埔里守備隊正規軍,此役重挫臺灣總督府統治勢力,對霧社山區的原住民展開資源封鎖政策。
1903年,臺灣總督府為突破僵局,策劃一場姊妹原事件(日本官方稱為霧社蕃膺懲事件)。1905年3月,在獅子頭開始展開「埔里山麓隘勇線前進行動」,以試探性設立一連串向霧社推進。由於受到姊妹原事件的衝擊,資源困境、戰力銳減的雙重交迫下,該年11月1日舉行和解式,使臺灣總督府取得對東眼、西坡、巴蘭、荷歌、洛羅富、塔卡南、卡奇克等七社的控制權。1906年,佐久間左馬太就任臺灣總督後,隨即以理蕃為首要的治臺政策,開始實施五年理蕃計畫,繼續將隘勇線推向霧社。由《霧社地區隘勇線推進圖》可知,將隘勇線由埔里向東推進到霧社,其中由獅子頭經過人止關到霧社,這一段的推進耗時3年。
眉溪流經人止關而形成一道狹長深遂的峽谷。臺14線仁愛橋位於人止關的上游,可見邊坡已有大面積的崩坍。
人止關是埔里通往霧社、廬山的路上一處峽谷,位於埔霧公路大觀橋至仁愛橋之間路段,為眉溪自上游流經於此遭遇堅硬的砂岩地質,溪水鑿切出深壑陡直的峭壁,使河道兩岸呈近乎垂直形態的峽谷地形,並在此可見到眉溪砂岩良好的地層剖面。
地質學家陳肇夏在調查埔里和霧社地區的地質,於1976年發表將該地層命名「眉溪砂岩」,其標準地點在眉溪沿埔里至霧社之間的埔霧公路。自北端的蘭陽溪於牛鬥、土場一帶開始向南延伸,厚度約200公尺,途經梨山則厚度約230公尺,直到人止關地帶則已驟增至600公尺以上厚度,為整合於佳陽層以上的地層。眉溪砂岩的岩性主要由層理良好的灰色細粒至粗粒堅硬砂岩和砂岩與黑色硬頁岩的互層組成,夾有薄層炭質頁岩。根據研究,在人止關的眉溪砂岩上覆的廬山層底部砂質板岩中發現少量鈣質超微化石,經鑑定是產於漸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年代。
2014年,根據媒體製作專訪節目,人止關探勘得知,在仁愛橋上游的邊坡已出現大面積的崩坍,並且繼續在眉溪河道沿臺14線往上遊行走,可看到上游的水泥工程都飽受溪水侵蝕與邊坡崩坍而嚴重破損。由仁愛橋那一段峽谷一路向上遊走來看到,上游與下游之間的對比,上游河道滿布水泥塊及夾帶崩塌的岩石,下游到仁愛橋的峽谷已因為崩塌帶來很多岩石而堆積於河道上,如此景象使現場採訪的記者指出,仁愛橋剛好正處於隘口,一旦上游出現地滑、山崩,堆積於河道上的土石便瞬間成為堰塞湖,後果可能就是將仁愛橋給堰塞湖淹沒,或者是被堰塞湖潰決出來的大量溪水挾帶崩塌的土石給沖斷掉,最終會導致來往於埔里、霧社之間的臺14線因此中斷。事實上,早在2012年6月就已有堰塞湖的紀錄,因為眉溪在人止關這一段受到連日豪雨侵襲下,使溪水暴漲,北岸的邊坡土石不斷崩塌,最終形成長約800公尺,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堰塞湖,對下游的南豐村造成威脅,因此管制仁愛橋,並將南豐村民展開撤離。
13:26野雁七勇士們傳訊,已經到清凈,今天的行程完成了。
《月曜日》2018/05/28/09:45野雁七勇士們,到達第一個休息站~翠峰。台14甲線18K翠峰,合歡山公路寬廣的路段到此為止,大客車必須在這裡回頭。
仁愛鄉,翠峰下靜觀合作平靜部落,跨濁水溪吊橋探索!
仁愛鄉幅員廣闊,主要兩條道路分別是台14線和台14甲線,其餘部落的聯絡道路編成鄉道或是無名農路,靜觀部落正好在兩條道路中間,台14甲線翠峰起,下切到靜觀部落9公里,加上投85線全程9.6公里接上台14線,以及重點在跨越濁水溪的所有吊橋踏查。
11:15野雁七勇士們,到達第二個休息站~鳶峰。
南投縣仁愛鄉的鳶峰位在台14甲線24.3公里處,海拔標高2756公尺,擁有絕佳的視野可眺望遠景,享受居高臨下的美景,高海拔無光害的條件讓鳶峰成為夜晚觀星的最佳地點,此處交通便利,五月份時山谷間開滿紅毛杜鵑,相當迷人。鳶峰地區設有雪季旅客服務處,雪季來臨時即實施車輛管制。
12:05野雁七勇士們,到達第三個休息站~昆陽。昆陽是台灣一處旅遊景點,位於台14甲線29.198公里處,座落於一處地勢平坦的台地上。其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仁愛鄉,位置恰為大同與合作二村交界。當地立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界碑,自此即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
12:57野雁七勇士們,到達第四個休息站~天堂路。南投仁愛 台14甲昆陽武嶺合歡山天堂路,說起台灣雖然是不怎麼大(應該說是挺小的),但是台灣地形特色豐富,從盆地到高山樣樣地貌都不缺,而且小小一塊地的台灣,其實山地部分其實也佔了不少。所以也因為這樣,台灣的高山公路可以說是相當發達了,蠻多山區其實都已經是可以開車到達了,而目前台灣最高的高山公路就是台14甲這條了。而這條公路除了是最高公路以外,最重要的還是他沿途美麗的景緻。
13:20野雁七勇士們,到達武嶺,完成壯舉(我很難跟得上大家)武嶺,舊名佐久間峠(鞍部)、南嶺,海拔3275公尺,是台灣公路最高點,位於台14甲線31.5公里處,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境,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一處景點,屬南投縣仁愛鄉。武嶺是台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公尺,位於台14甲線31.5公里
寫著「武嶺」二字的武嶺亭在雪季中的景色。在武嶺的東面建有一座觀景台,供遊人眺望遠近風景。由於地處偏僻,少有光害,也是夜間觀星的良好地點。武嶺可眺台14甲線橫亙合歡山腹。日治時期(1896~1945)在太魯閣討伐戰之前,就已經有原住民來往部落或狩獵之用的蕃路(或稱社路)。到了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為了進行五年理蕃計畫,南投廳廳長石橋亨便於1914年4月成立道路開鑿作業隊,是循著蕃路加以修築拓寬,以協助討伐軍的補給作業。同年5月16日,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軍,沿著作業隊開闢的道路前往合歡山督軍作戰,途中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為紀念佐久間左馬太,故取名「佐久間峠」。國民政府遷台後,霧社供應線是為因應中橫公路補給需求,於1957年6月9日動工,其中從昆陽至合歡埡口此路段,則是交由步兵與生產作業總隊 操作機具來開闢,路線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當時是以座落位置於合歡山南側,故稱作「南嶺」,量測高度是海拔3284公尺,在整個中橫公路及其支線計畫案中,南嶺的路面高度為海拔最高所在。
中橫公路沿線,每到之處改舊地名、取新地名,於是南嶺先是改名「武陵」,但因宜蘭支線有武陵農場,為免重複,於是改成武嶺。白色亮點是武嶺亭,其右方崩壁即濁水溪源。武嶺是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因此視野良好,可展望周遭群山,東倚合歡東峰,並可望見合歡尖山、屏風山,而西北方與合歡主峰相鄰,西南方可眺昆陽與台14甲線橫亙合歡山腹,武嶺其下便是濁水溪主流發源地,在此形成谷頭侵蝕的一大崩壁。據地理學家楊健夫對台灣的圈谷地形研究來看,在武嶺的兩端是呈現不同地貌,往寒訓中心方向看去是呈U形谷,再往另一方向看去,濁水溪上游則是呈V形谷,這是受冰河作用下所形成冰斗地形。合歡山全區地質是屬中新世廬山層,由於武嶺地處高山地帶,停車場與台14甲線於此闢建,切挖其山腹,致使邊坡的地層裸露,暴露在高山氣候下,易受風化、寒凍楔裂的作用,致使成土作用不易發揮,導致植被無法在此生長,因此在武嶺停車場可見板岩呈牆面般一整片分布。武嶺位在廬山層北段,相較於南段,則是顯得劈理發達,且長年崩落的板岩岩屑,也就堆積於坡腳。
16:00野雁七勇士們住進松雪樓,
松雪樓共有四層樓、36間房。於民國55年建立,是當時的蔣公行館。自民國58年起開放給民眾入住,爾後經歷整修改建,於民國98年重新啟用。海拔3150公尺,是全台最高海拔的旅館。
合歡山並無其他飯店,只有這棟松雪樓和滑雪山莊。松雪樓以旅館方式經營,而滑雪山莊則是通鋪,自由選擇床位(也包含早晚餐,與松雪樓共用餐廳)。因此想要在合歡山上過夜,勢必只有這兩項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松雪樓會這麼搶手的原因了!想入住這裡的原因除了它是全台海拔最高的旅館之外,便是看中它的地理環境極佳的緣故。不僅能看到日出雲海,夜晚還能欣賞銀河。冬日時分更有機會賞雪!
18:30野雁七勇士們石門山看日落,很美。
《火曜日》2018/05/29/04:15野雁七勇士們石門山看日出,更美。5:10傳訊3421公尺,日出與雲海。
《火曜日》2018/05/29/03:05起床,血壓心跳161/74/52體重73.公斤(昨晚上血壓心跳159/80/53體重73.5公斤7:33上床睡覺,半夜醒來一次,如廁一次),高大哥騎腳踏車上合歡山,
我一個人03:46起跑十公里,我第一圈12分24秒96,12分53秒48,第三圈13分33秒75,由於第一次練間歇跑,跑六公里就開始沒氣力了。第四圈14分07秒08,第五圈快跑14分00秒35,我跑完十公里66分59秒62(上週64分26秒28),跑完回到家05:00血壓心跳113/70/130體重71.2公斤。
5:49我傳訊「兒歌 :當我們同在一起。當我們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當我們同在一起。其快樂無比。你對著我笑嘻嘻 我對著你笑哈哈。當我們同在一起 其快樂無比。」
16:30高兄傳訊「這次有張帥的構想,德本的規劃細節,由雁友們的執行,真是美好的團隊,讚!有您們真好。」
李家雄2018/05/29/16:35台北診所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