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35)《白露天地點甘露~桑葉荷葉淡竹葉》

生命樂章(735)《白露天地點甘露~桑葉荷葉淡竹葉》

《星期六》2018/09/08是白露。白露是天氣轉涼溫度降低後,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形成的水珠,草木早晨會披上露水。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露是全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夜寒白天熱”、“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這說明白露時白天與夜間的溫差很大。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明顯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夜晚之後,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 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唐 杜甫》

 
白露節氣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調養身體時不宜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要避免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特別是體質虛弱又過敏的人。飲食調節上要慎重。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如帶魚、螃蟹、蝦類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隨時調節飲食結構。白露既為典型的秋季氣候,「秋燥」傷人,耗人津液,容易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蔥薑蒜椒四珍多善用,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白露三大寶桑葉、荷葉與淡竹葉不宜少。「『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唐 杜甫》

桑葉『甘苦而寒』,質輕,入肺、肝經。輕清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連翹、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飲。桑葉善於涼散風熱,而洩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桑葉不僅可用於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至於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桑葉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辛未七夕~唐 李商隱》

荷葉(蓮的葉片)『苦辛微澀而涼』,歸心、肝、脾經;清香升散,消暑利濕,健脾昇陽,散瘀止血;治脾虛泄瀉和多種出血證。荷梗為蓮的葉柄及花柄,味苦,性平。通氣寬胸,和胃安胎,治外感暑濕、胸悶不暢、妊娠嘔吐、胎動不安。荷葉含有多種生物鹼及維生素C,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體瘦氣血虛弱者慎服。荷葉食療作用,取其清香,增味解膩,如荷葉飯。荷葉的根在水中的土裏面,水乾了,蓮花謝而蓮子熟。淡竹葉『甘淡而寒』。 歸心、胃、​​小腸經。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明代以前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於治上焦風熱;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鮮竹葉心為淡竹葉捲而未展開的幼葉。荷、竹雖然都是綠葉,維生素與綠葉素也類似,但兩者生態習性大不相同,所含微量礦物質也不一樣,荷葉養益心經脈,竹葉養益肺經脈。荷葉煮粥或竹葉煮茶最適合於夏秋天消暑解熱,特別是溫差大而濕度差也大的日子,荷葉與竹葉都很清香,有逐濕開竅的功能,對奇靜脈系統的循環也有助益。「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但惜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慘淡』老榮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南湖晚秋~唐 白居易》

李家雄2018/09/08/06:30台北家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樂章(501)王大鈞與魏國珍

生命樂章(676)《 斑蝶與高士佛澤蘭》

生命樂章(490)郭老師~阿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