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757)《中正橋川端橋螢橋~有子講信義子張談思義》
生命樂章(757)《中正橋川端橋螢橋~有子講信義子張談思義》
《星期六》2018/09/29/03:50
我起床,早課後,我再編綴《圖解針灸學》默而識之《論語》與學而不厭《內經》讓我咀嚼反芻舔食《論語》「德之修,學之講,聞義徒,不善改,是吾之優也。」
5:20我穿著雨衣,小心騎車上路,我騎車經過泉州街,從青年公園轉角的電梯上五樓,我一樣從馬場町紀念公園進入,我再稍快騎在河濱自行車道,騎到中正橋,舊名『川端橋』,日治時期永和(古溪洲)與台北市川端町(今水源快速道路附近)連接而得名,戰後改名中正橋。中正橋跨越新店溪,連接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和新北市永和路二段的橋樑,中正橋建於1935年,於1971年10月改建完成。上游橋樑是永福橋。下游橋樑是華中橋。全長400公尺(1,312英尺),寬度24公尺(79英尺),高度11.8公尺(39英尺),橋墩數10個。相傳「舊『川端橋』因夜間川端町附近常見螢火蟲出沒,而有『螢橋』別稱」根據《台北市土木要覽》之記載,『川端橋』是鋼筋混擬土橋,位在川端町溪洲間,長304公尺;而賞螢火蟲的『螢橋』則是木橋,位在川端町13番地(廈門街與廈門街25巷口),僅長19.4米,兩者位置、長度等均不同,故『川端橋』並非『螢橋』。
中正橋(川端橋)建橋由來,是楊仲佐(台灣畫家楊三郎之父)善種菊,1923年裕仁皇太子(昭和天皇)至永和賞菊,當時台北到永和僅能靠渡船往來,楊仲佐便藉機說服太子建橋,太子有感於渡船之不便與危險,下令日本政府興建川端橋。原橋為木造橋,遇新店溪漲潮易沖毀,沖毀的木材連帶影響下游昭和吊橋(今光復橋)與台北橋(台北大橋),由中和莊助役游火金提議改建水泥橋。1935年6月興工。1937年2月川端橋竣工,全橋長304公尺,1945年11月,中和鄉長蕭昌銅將之更名為「中正橋」。1954年,因應交通量大增與防空疏散需求,加寬橋面7公尺作人行道使用。1963年5月31日,修建永和堤防,橋長向南延伸100公尺竣工。1968年5月5日,鋼樑工程完工。1971年10月改建完成通車,前副總統嚴家淦為新橋落款。2010年5月,為配合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永和段工程,環河西路一段路面拓寬與堤防外移,永和側橋面將加高2公尺。2015年3月,因為中正橋耐震係數和防洪高度都不合標準,然而橋面下方仍然保存了日治時期川端橋的結構,因此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建議保留。
5:40我心驚膽跳騎過中正橋人行道,ㄧ公尺左右的紅磚道,雨勢與風兒,讓我真有點想下車牽著過橋,中正橋是我小時侯腦海中的第一座大橋,ㄧ些孩童時代的友人,橋下戲水而沒頂,ㄧ幕ㄧ幕閃過腦海,雨濛濛,天色陰暗,河水漲勢可畏,更添懷舊情愁,幼兒時代,我在家時,家人們都稱『川端』為『Kawabata』依依稀稀的日語,烙印在我心中,騎乘在中正橋上,真的是往事如雲煙,想著想著,我就騎乘在永和河濱公園內,台北市的建設與花滿園,新北市也有另一番風味,我在大草原直播,我提到《論語》中24個義,首義與尾義兩章中,有子講「信近於義。」子張談「見得思義。」《論語》用日月、陰陽、生命生活狀態來端詳,饒富禪意,有子講的是「言思『忠』」是九思的第五思,子張談「見得思義。」是九思的第九思,九思呼應著大腦皮層,恆學律習不厭之,則額葉(運動皮層)與頂葉(體感皮層)必隨之答應著~智商不變定律的生命契機。
《論語》中24個義,首『義』之『近』是距離(有形地)與如似(無形的)。尾『義』之『思』是具體(有形地)與思想(無形的)。這兩章之中,從生命是無形的資產,來看生活是有形的資產,
(1)有子曰:「信『近』(如)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1.13)
(2)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論語》(19.1)
子張第十九篇記「子張、子夏、子游、曾子、子貢」等五人的言論。內容大致為「士行交情」與「仁人勉學」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論語》(19.1)對應著《論語》(14.13)之「『成人』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士與成人都是強調著為人處世之道
,字字珠璣,處處可見璇璣, 『致』命與『授』命,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見得思義,見有利可得思可否可得之。進德修業為人經常之功法,情出純真,情義忠誠兼全,人天共敬,為一大善也矣。
6:35我騎車買早餐,分別送給妻子與陳姐,我先到金華街張吳記,買先定購的甜與鹹蟹殼黃,再騎車到杭州南路青島豆漿買豆漿,我 完成任務
後,我再換騎登山車去大安食堂吃早餐,我自加了一顆鹹鴨蛋,我攪拌均勻在熱稀飯中,非常爽口又滋養。8:10回家小睡。9:00上班,忙碌的周末,下午兩點半開始兩個小時,高中同學會,我用六瓶白酒與十五個同學同樂,榮哥體諒我上班忙碌,用視訊與同學致意,五十多年前的同學,真的很溫馨。
李家雄2018/09/29/19:30君悅Ziga Zaga
留言
張貼留言